随着养鸡事业的发展,养殖技术、生产管理水平日趋完善。然而在实际饲养过程中,从雏鸡的购置到蛋鸡的淘汰,养殖户仍存在着许多生产误区,直接导致效益不高。
一、存在的误区
1、只要是鸡,都可以养
养殖户对于雏鸡的选择,往往仅局限于雏鸡的外表,通过外部特征来评价其质量的好坏,常常忽略决定雏鸡生产性能的内在质量--品种一致、个体大小一致、健康水平一致、母源抗体水平一致等因素。
2、重育雏,轻育成
在实际饲养管理过程中,养殖户往往把精力放在育雏阶段,然而在决定高产的主要时期--育成早期阶段,很多养殖户为了节约成本,使用低营养饲料,导致8-10周龄的鸡体重不达标,鸡群均匀度差,错失了决定高产的主要时期,造成鸡群产蛋性能不好、产蛋高峰持续时间短等不良影响。同时,因为使用低营养饲料,鸡体为了满足自身的生产需要,大量采食低营养日粮,导致鸡胃变大,使其在产蛋期比正常情况下采食量日多采5-10g,大大增加了养殖成本,对养鸡生产造成很大损失。
3、重视饲料价格,不重视饲料质量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饲料成本占养殖成本的70-75%左右,许多养殖户千方百计降低饲料成本,却忽视饲料质量。实际上使用品质差的饲料投入产出比反而比优质饲料更低,这些低品质的饲料中蛋白质含量不足,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掺杂劣质杂粕,其中的抗营养因子和一些致病因子会大大降低饲料可利用的营养水平,导致肌体紊乱、感染病毒,从而降低鸡群的产蛋性能,增加死亡率,对生产造成巨大影响。
4、重药物治疗,不重视鸡群防疫和消毒
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很多养殖户对“预防”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少在消毒、预防性投药、购买高质量疫苗上投入,仅是将疾病的控制寄希望于先进的药物治疗上。在一些养殖小区内,鸡舍门口没有必备的消毒槽、消毒盆,污染道路不分,因而导致大肠杆菌、支原体在鸡舍中屡禁不止,使鸡群继发其它类型疾病。
5、重视产蛋的数量,不重视产蛋的质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无公害、绿色产品越来越被人们所接受,争取市场份额和销售价位,是养鸡户的追求目标。产蛋数量是利润的表现,但在片面追求产蛋数量时,养殖户缺乏对利润产生过程的系统认识,忽略了对运输途中破损率(蛋壳质量的控制)、市场对该类产品的需求量以及销售与价格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