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病原体:鸭疫里氏杆菌
二、传播途径:病鸭是主要的传染源;传播途径为呼吸道;
三、流行特点:主要侵害1~8周龄的鸭,其中2~3周龄的小鸭最易感染,发病率达90%以上,死亡率5%~75%不等,一年四季都可发病。
四、发病诱因:鸭群密度过大,空气不流通,地面潮湿,粪便堆积,空气含氨量过高,以及饲养管理粗放,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低,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等,都是本病发生和流行的诱因。
五、临床症状:最急性型:常无任何症状突然死亡。急性型:表现有精神沉郁,缩颈、嗜眠、嘴拱地,腿软,不愿走动,行动迟缓,共济失调,食欲减退或不思饮食。眼有浆液性或粘液性分泌物,常使两眼周围羽毛粘连脱落。鼻孔中也有分泌物,粪便稀薄,呈绿色或黄绿色,部分雏鸭腹胀。死前有痉挛、摇头、背脖和伸腿呈角弓反张,抽搐而死,1~2天死亡。一月以上的鸭,病程可达1周以上,呈急性或慢性经过,主要表现精神沉郁,食欲下降甚至废食,肢软卧地,常呈犬坐姿势,进而出现运动失调,痉挛性点头或摇头摆尾,前仰后翻,呈仰卧姿态,有的可见头颈扭转,转圈,后退行走,咳嗽和打喷嚏,眼、鼻有浆液性分泌物,拉绿色稀粪,病鸭消瘦,呼吸困难,最后衰竭死亡。
六、剖检变化:特征性病变浆膜面上有纤维素性炎性渗出物,以心包膜、肝被膜和气囊壁的炎症为主。心包膜被覆着淡黄色或干酪样纤维素性渗出物,心包囊内充满黄色絮状物和淡黄色渗出液。肝脏表面覆盖一层灰白色或灰黄色纤维素性膜。气囊混浊增厚,气囊壁上附有纤维素性渗出物。脑膜及脑实质血管扩张、淤血。慢性病例常见胫跖关节及跗关节肿胀,切开见关节液增多。少数输卵管内有干酪样渗出物。
七、防制:中兽医角度来讲本病具有发热、神昏、抽风的症状,因此治疗以清热解毒、熄风止惊、醒神开窍为主。
临床用将康防控,配合丰舒拌料更佳。